物种库
 
首页 > 保护界动态 > 保护动态

支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媒体:原创  作者:世界自然基金会   专业号:世界自然基金会 2024-05-21 12:19:19

青岛 ,2024年5月15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与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主办,来自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海洋渔业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和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的各方代表参与的支持渔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技术的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加强渔业管理的未来路径。

WWF可持续蓝色经济项目总监张亦默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渔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的关注,特别提到近日发表的《中法关于就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加强合作的联合声明》,其中多条重点内容与近两年来WWF在促进渔业发展的努力不约而同,这说明了WWF渔业项目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并表示WWF将继续发挥国际沟通的桥梁作用,基于项目的实际研究成果向世界发声,深化国际合作。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于铭教授就中国如何应对《WTO渔业补贴协定》展开详细报告。她结合近几年中国渔业补贴改革和《WTO渔业补贴协定》提出的国际背景,介绍渔业补贴的内涵,国际规制体系和中国渔业补贴的变迁历程,重点分析我国的渔业补贴系统并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船渔港处处长郭睿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了会议,针对渔业补贴报告提出了专业意见,并补充了最新的动态信息。

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会长王松林介绍了近海渔业补贴绿色转型研究进展。他通过大量实地考察案例和渔民反馈,对伏季休渔补贴和负责任渔业补贴的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王松林表示,为了完善渔业资源养护,需要进一步加强关键物种栖息海域的识别和保护,限制危害性强的渔具、加强船港监督管理。此外,他还提出了支持渔船白名单政策的出台,鼓励设立民间资金研发防兼捕渔具,调节市场方向和建设美丽渔村等建议。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刘阳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关于渔船作业研究的实践探索。结合渔船轨迹的分析,可以识别渔业捕捞活动、预估产量,建立这一系统可以服务于政府相关部门,为未来渔业产业链体系的扩展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可持续渔业的管理需要紧密结合渔业产品的流通路线,会上专家们就非法的、不报告的、不受管制的捕捞活动的源头行为控制、港口上岸监管、产品的可追溯电子标签、渔业补贴的发展等展开积极讨论并交换意见。

中国已在2023年向世界贸易组织递交了《渔业补贴协定》议定书的接受书,也正积极研究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PSMA)。在这些背景下,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关心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各方能够充分交流管理策略和有益尝试,也有助于总结中国的积极努力,并适时传递于世界舞台。

如需联系采访事宜或了解更多信息,请发邮件至:news@wwfchina.org

阅读 279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