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在战疫一线,不少女性医护人员仍在坚守。
为了守护生命,她们承担起巨大的工作量,有时候甚至不眠不休。
她们是战场上的白衣天使,同时也是一个个女儿、妻子、妈妈,她们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
上战场前,她最后一次喂母乳
离开一岁多的孩子,刘畅上了“前线”,给儿子自然离乳的计划,没办法实现了。
刘畅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室,来源:北青深一度
刘畅是一名耳鼻喉科的护士,她所在的医院是武汉市第一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从大年初一上班到现在,她已经很多天没见过宝宝了。
“刚知道我们医院成为定点医院时,我很抗拒,也害怕。不是怕死,是因为要长时间与孩子分离。”
由于家里离医院很远,开车要一个小时,加上每天在定点医院上班,感染风险太大,刘畅根本不敢回家。
儿子出生到现在,刘畅还没跟他分开过。离家前,她不断给儿子灌输:“妈妈可能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回家,你也吃不到奶了,要吃牛妈妈的。”宝宝一开始不太能够理解,但随着刘畅每天不停地沟通,“妈妈要去战斗,去打怪兽”,他也就慢慢接受了。
第一次排班是大年初一下午五点,夜班。下午三点准备出门时,刘畅大包小包堆了一地。孩子从来没见过妈妈这样出门,平时这个时间他要睡午觉,但那天,他在奶奶怀里一点没闹,静静地看着妈妈。
转身把门一关,刘畅哭了。
临出门前,她给孩子喂了最后一次母乳。自然离乳看来是不太可能了,刘畅尽量每天跟孩子视频一次,但有时也没法保证——上夜班的时候,时间很不规律,很难跟孩子的时间对上。
“我不知道我的突然离开,会对他有什么影响。”
在疫情中陷入迷茫的年轻妈妈不止刘畅一人。身处疫区,宝宝出现问题,妈妈们也不能轻易去医院,容易陷入慌乱。为了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新手妈妈,刘畅加入了一支由国际哺乳顾问组建的志愿队伍,下班后为疫区的孕产妇在线答疑。
刘畅在线上为孕产妇解答问题,来源:北青深一度
每天,群里都会有3个专业老师解答妈妈们的疑问。“如果孩子体温37度了怎么办?”“是不是发烧了,要不要去医院? ”答疑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有时候到了晚上12点仍在继续。
“对于我们志愿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并把学习成果转化给其他妈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消解了我的压力。”刚开始回到医院时,刘畅整晚都睡不好,整个脸是红肿的,后来慢慢心情平复了,这些症状也就消失了。
她知道自己必须用最好的状态面对患者。病人住进来之后,没有家属陪伴,尤其是病情很重的患者,吃喝拉撒都需要护士的护理。
刘畅在防护服上写下“武汉加油”,来源:北青深一度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瞬间成长。在微信群里,不少哺乳期妈妈都说刘畅的经验能帮到她们,让她们觉得哺乳这件事是简单、享受、幸福的。“看到她们能与孩子更好地连结,也弥补了我在哺乳期离开孩子的遗憾。”
一线女医生:遇上生理期像是历劫
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就是李昕的战场。
来源:澎湃新闻
李昕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援鄂医疗队的一名女医生。进舱前,她发消息给女儿的班主任:“要进去打仗了,突然紧张起来,万一我有什么,女儿您帮我照顾,她做您女儿,我放心。”
她还告诉了父亲自己两张银行卡的密码,说把钱留给女儿上学。“妈妈如果不在了,要照顾自己,已经是少年了”,她叮嘱女儿,“钱留着上学时候用,不要乱花。”
李昕女儿画的卡通画,希望妈妈能治住新冠病毒。来源:澎湃新闻
目前,舱内约有1400名患者。在李昕的“作战规划”里,这批患者赶紧出院,再收进来一批新的,正常周转3遍,这个战役就差不多能胜利了。
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李昕在开着24℃暖气的舱里不停地走,一身大汗。不断有床位靠后的患者等着急了跑来等着,或者前头查过的患者过来催药。
满身的装备像是枷锁。头戴式口罩的皮筋没有拉到头顶,边走边往下滑,她也没法用手触碰,只能保持头部僵直。护目镜太紧,勒得有些大脑缺氧。流鼻涕也不能擦,挂不住了再吸一下。
查房的李昕,来源:澎湃新闻
憋尿是常有的事。有的护士甚至会因为憋尿太久而尿血。身边有患者和其他医护,即使穿着尿不湿,李昕也不好意思尿,怕防护服破掉,也不太敢做蹲下的动作。实在憋不住,李昕会在路过隔板时站定尿一次。
遇上生理期,女性医护人员“像是历劫”。经血不受控地流到卫生巾上,平常3至4小时能更换一次,进方舱前后近10个小时,血又漏到安心裤上。走起路来,像是穿了一条黏糊糊的血裤。
李昕(蓝衣者)在交班,来源:澎湃新闻
生理期只是其中一个计划外的状况。李昕第一次值班那天,凌晨2点多,一名患者突然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到89%。
李昕急得后背冒冷汗。好不容易打通了调度电话,对方又说晚上无法转诊病人。“没法抢救啊。”李昕回忆,当时舱内没有氧气瓶和呼吸机,万一患者不行,只能靠心肺复苏。她站在那,像个没有子弹的士兵。
一位夜间巡回的护士长“救”了她。一个100多斤的蓝色氧气瓶,被护士长从舱外的抢救室一路滚来患者床前。等到3点半,两人终于给患者吸上了氧。半个小时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升到94%,李昕才松了口气。
来源:澎湃新闻
重压之下,对于李昕来讲,累着从舱里出去已经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外面的空气无比清新,回到酒店摘下口罩,一口气喝下出门时剩下的半瓶可乐。那一瞬,她觉得健康活着的感觉真好。
她们值得被记住,被珍视
像刘畅、李昕这样坚守一线的女性医护人员还有很多。
来源:腾讯医典
汉川市血防医院护士尹艳,每天负责清理医疗垃圾,由于医疗垃圾不能走电梯,她一天天上5楼几十趟运送,曾因太累晕倒在半路上。
22岁的广东医疗队护士朱海秀,瞒着家人报名上前线,采访她的记者说可以通过镜头给家里人报个平安,她突然转过头去:“我不想哭,我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49岁的护士长石方蓉,明知为疑似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上呼吸机是一项高风险、易感染的操作,仍然主动要求上手,“根本没时间想那么多”。
……
她们是救死扶伤的战士,也是一个个值得我们记住、珍视的人。
她们也是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是一个个让我们牵挂、关切的人。
为了抗击疫情,守护大家,她们不贪恋小家的温暖,一句“等我回家”包含着深沉的爱。
“你守护生命,我们守护你。”一起加入“战疫天使计划”,为染病的医护人员提供生活保障金,为正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提供社会关怀。
在战疫过程中,愿他们少一份担忧,多一份保障。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