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热带雨林
——我的五月物种采集
热带雨林地区的雨什么时候下都不奇怪。那天早晨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原定8点出发的时间延迟到9点。向导和司机来了,我们一车5人,从勐仑小镇出发,向南行进,一路迎面扑来的当地种植的大片大片排列整齐郁郁葱葱的橡胶林,让我的想象提前进入了雨林,大雨后的晴空,也大大振奋了我们今天穿越的心情。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目的地。
车到营地,向导的两条护卫犬(旺才和小黑)已在路口迎接。接着在它俩的带领下走进雨林——今天,在这个150公顷的、栖息着"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鸟类、四分之一的陆栖脊椎动物和六分之一的植物物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县境内一隅,又新增了两种哺乳动物(旺才、小黑、向导、司机、大王、小王和我),将和这里的原生物种和谐相处七八个小时。
热带雨林是物种多样性最为富集的生态环境,也是极端凸显生存法则的生态群落。面前,令人惊叹的,是密集生长着的各种植物的生存方式——绞杀的榕树、大叶的芭蕉、缠绵的藤萝,随遇而安的蕨类、甘拜下风的花草以及无处藏身的菌菇……无论优越也好,卑微也罢,它们都必然遵循自然法则和谐共生。
在雨林里我们见到的动物不多。本以为此行鸟类可以加新十几几十种,运气好还能见到雨林中的一些酷儿。而一路除了高调的黑眉拟啄木鸟随处可闻(但不易见),偶有传来黑枕王鹟、绿翅金鸠、栗耳凤鹛等几种雨林留鸟的窃窃私语。而昆虫,由于去年的极端气候,今年各地普遍叫荒,没想到的热带雨林也不例外。或许要欣赏传说中的兰花螳螂、叶䗛还不到季节,那么蝴蝶、甲虫们都去哪了?
总归是热带雨林,穿越带给我们的新鲜感受和刺激还是不少。当我们遇见成片的鸡枞就兴奋不已。当地的向导和司机都懂,此物难得遇到,说是内地老板很喜欢的野生菌菇。后来我们在公路边村民小卖摊上得知价格不菲,要80元一斤。我们小心翼翼地采摘,再用大张的芭蕉叶包裹好,足有两斤,背回是晚餐的一盘美味佳肴。
给我最深刻的刺激还是不小心惹上火麻树!不知是在什么地方手臂被火麻树叶片上含毒性的毛刺狠狠地“麻”了一下,很快出现瘙痒、烧痛和红肿,一时无药可救,不过也还能忍着。据说要是脖子等神经敏感的部位接麻到,可有好受的。其实前边已有队友被麻过,只是雨林里的这类风险防不胜防。痛定思痛,在雨林里行走袖套等防护措施很重要。
穿越的艰险与疲倦让我们有点迫不及待地进入午餐时刻。向导给我们准备的是糯米饭,每人一包。这是山里人上山干重体力活备餐的最佳选择。我们围着一大张芭蕉叶“餐桌”,一手托着芭蕉叶“碗”,美美地享用雨林里的午餐。农村长大的我对这顿午餐特别亲切,还吃出点少时的味道。午餐补充了我们一天三分之一强的能量,为继续前行注入了活力。
按计划,我们的全程是穿越两条山谷,约20公里,先从高海拔下坡到谷底,再沿另一条山谷上坡返回。由于途中个别队员体力不支,于是改变计划,沿山脊返回。在返回途中,先后两次出现成对绿翅鸠,让我们疲惫的身躯又振作了起来,可惜都没到清晰的照片,留了一点遗憾在路上。走出雨林,在一家路边店享用晚餐,鸡枞,确实给我们此行的体验增添了一道美丽的回味。
是的,比起鸡枞,文字是乏味的。看美图吧!看看这个五月,我在热带雨林、在西双版纳、以及其他地方还采集到哪些物种,安排——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