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黄胸鹀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鹀科 Emberizidae
属:鹀属 Emberiza
种:黄胸鹀 E. aureola(Pallas, 1773)
▲雌性黄胸鹀
物种概述 Summary
中文名:黄胸鹀(拼音:huáng xiōng wú);
英文名:Yellow-breasted bunting;
学名:Emberiza aureola。
黄胸鹀,又名黄胆、禾花雀、黄肚囊、黄豆瓣、麦黄雀、老铁背。是候鸟,分布于亚洲东部和欧洲东北部。喜欢在平原的灌丛、苇丛、农田等低矮植物构成的生境中活动,它们常常结成较大的群,穿梭于农田苇丛之间。食物主要为稻子、麦子、高梁、谷子等农作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体长:15厘米
食性:稻子、麦子、高梁
繁殖:每巢产卵4-5枚
习性:结群活动
分布:亚洲、欧洲
▲黄胸鹀鸣叫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黄胸鹀体形中等,约15厘米长。 雄鸟:繁殖羽头顶、颈及背部栗红色;脸和喉部为黑色;颈下有一宽边黄色环,与黄色的胸部间有一条栗色胸带相隔;背部棕褐色有黑褐色的纵纹;胁部有栗褐色的纵纹;肩上覆羽有明显的白色横斑纹,白斑后有一道较黯淡且细的翅斑;下体鲜黄色;非繁殖期的羽色较黯淡,颊和喉部黄色,耳羽黑色且杂有白斑。 雌鸟:及亚成体顶纹沙色,两侧冠纹略深;眉纹皮黄色较明显;背部颜色和纵文教雄鸟的略浅;肩上的白斑和翅斑较雄鸟的灰暗,下体黄色较黯淡。无论雌雄,腰和尾上覆羽都为栗红色;外测两对尾羽外测具楔状斑。飞行时翼上的白色斑块明显可见,配合体色,是辨识的主要特征。上喙灰色,下喙粉褐色;脚是淡褐色。
生态习性 Ecological Habit
黄胸鹀喜欢在平原的灌丛、苇丛、农田等低矮植物构成的生境中活动,它们常常结成较大的群,穿梭于农田苇丛之间,群的大小不一,大者逾500只以上,小群则仅有50只左右,在迁徙季节甚至可以看到上万只一起飞过的壮观场面。黄胸鹀的喙形适合咬开谷物的壳,是一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鸟类,他们取食的食物主要为稻子、麦子。高梁、谷子等农作物,因而曾经被认为是有害农业生产的害鸟遭到捕杀,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进一步认识,认为原有的以有益有害区分野生动物的二分法有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现在已经不再强调黄胸鹀所谓害鸟的身份了,另外具野外剖检的结果,黄胸鹀在繁殖季节会大量取食各种昆虫,这一习性与其他食谷鸟一致。
生长繁殖 Growth and Breed
黄胸鹀在每年的5-7月份繁殖,每巢产卵4-5枚,孵化期12-13天。营巢于草原或接近草原的林缘地带,巢筑于草丛间,巢呈碗状,以马尾、草根、纤维等柔软材料缠绕而成。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黄胸鹀分布于亚洲东部和欧洲东北部,繁殖区东抵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千岛群岛一线;越冬区则在南亚和东南亚,几乎覆盖整个印度支那半岛和大部分的南亚次大陆;在中国,本物种分布于整个中国东部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各省区以及西北的部分省区均可见本物种在迁徙季节过境,亦于越冬季节见于西南和华南各省,其在中国的分布西线可抵内蒙古西部、青海、甘肃至西藏东部一线,在台湾岛和海南岛等里岛,本物种均为偶见冬候鸟,此外在新疆天山山脉附近也有黄胸鹀指名亚种的分布。另据研究,黄胸鹀的繁殖地一般在北纬50度以北而越冬地一般在北纬20度以南,分界比较明显。
生存状况 Living Condition
在中国,黄胸鹀在鸟类贸易中占有很大份额,中国南方和北方本物种进入贸易市场的形式也有着极大的差异,在中国北方,本物种作为一种宠物进入贸易市场,因其雄性外形优美叫声悦耳而受到欢迎;而在中国南方,本物种作为食品进入市场,由于中医理论认为本物种有滋补强壮的作用,因而在广东民间人们将中医理论加以衍生,错误地宣传食用以禾花雀为主要原料堡制的汤可以补肾壮阳,极大地提高男性的性能力。虽然这一说法没有得到现代药理学的实验支持,但这一传统仍然随着粤菜和广东食文化的传播而广泛传播,由于始终未能实现人工繁殖,其所需的个体均系野外捕捉。这一饮食文化给黄胸鹀带来了灭顶之灾,并造成野生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
知识 Knowledge
黄胸鹀学名:Emberiza aureola,由德国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彼得·西蒙·帕拉斯(Peter Simon Pallas)于1773年命名。
黄胸鹀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yellow-breasted bunting (Emberiza aureola) is an Eurasian passerine bird in the bunting family (Emberizidae).
This bird is similar in size to a reed bunting, but longer-billed. The breeding male has bright yellow underparts with black flank streaks, brown upperparts, black face and throat bar, and a pink lower mandible.
The female has a heavily streaked grey-brown back, and less intensely yellow underparts. She has a whitish face with dark crown, eye and cheek stripes. The juvenile is similar, but the background colour of the underparts and face is buff.
The call is a distinctive zick, and the song is a clear tru-tru, tri-tri.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