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坪女高#张桂梅校长反对当全职太太#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
一个毕业于华坪女高的学生,几年后领着老公孩子回到学校捐款,张桂梅校长直接对女学生说“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把你供到现在,你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
张桂梅这几句话,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热议,有人说张桂梅“太极端,难道全职太太就没有价值吗?”还有人表示“话虽难听,但一针见血。“
为什么张桂梅校长对女学生“做全职太太“的选择充满愤怒?
如果有人曾了解过张桂梅创办华坪女高的初衷,以及她为了改变这群深山里女孩的命运做出过怎样艰辛的努力和牺牲。
也许就可以理解,她的愤怒中充满了“怒其不争“的意味,因为她才是最希望这群女孩能够通过读书、走向广阔世界、拥有独立人生的人。
01
课堂上“消失”的女孩
张桂梅祖籍辽宁,17岁便离开家乡来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90年,33岁的张桂梅随丈夫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仅仅6年后,丈夫被查出胃癌晚期,离开人世。
伤心过度的张桂梅申请调离喜洲,来到云南省西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在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谁知不到一年,她被查出患了子宫肌瘤,足有2.5公斤重。
那时为了给丈夫治病,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张桂梅面临着生死抉择。但她没想到的是,患病的消息一传开,不仅老师们都安慰她别怕,连县长都对她说:“张老师你不要怕,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
县里开妇代会给她捐钱,有妇女捐了自己仅剩的5元路费,走6里山路回的家。
“我没为这个小县做过一点点贡献,我却给小县添了这么多麻烦……”张桂梅下定决心,要为这个救活她的小县做点什么。
很快,她就发现了华坪县女孩面临的困境。
当时民族中学的教育环境不好,女生本来就少,还有人读着读着就不来了。张桂梅怀着疑问去家访,一看才知道:这些十几岁的姑娘不是“消失”了,是被嫁走了。
那时华坪县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左右,教育对女孩子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让张桂梅印象深刻的是,她班上一个高三的女生突然不来上课了。张桂梅去家里一看,原来女孩被留在家里干农活,上初中的儿子却被送到县城补习。
这件事让张桂梅非常生气,向来直性子的她说道:“我就问她妈,你脑子有病啊,你姑娘高三要高考的,你送儿子去上补习班!”
张桂梅那时常常跑到辍学的孩子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孩子们上学,一个一个往回捞学生。
与此同时,让她忧心忡忡的是,在她担任院长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福利院,很多女孩都是被抛弃在福利院门口的健康女婴。
这些经历让张桂梅深深意识到,在贫穷的深山中,愚昧的观念、教育的不公平,都是锁住女孩子命运的一把把枷锁,只有读书才能让她们摆脱深山,走向外面的世界。
她决定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学校,让女孩子们也上得起学、能彻彻底底地翻身。
02
为办校,她放下尊严
成了“乞讨者”
“办一所全免费的高中女校”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一开始便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有人说:“都什么年代了,还硬性地把男女分开?”
面对质疑,张桂梅却很倔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我不服气,你越说我越想干。”
正是因为亲眼看见过那么多女孩因为教育不公平而嫁人、辍学、被抛弃,她才铁了心要办一所女校。“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有了文化的母亲不会抛弃自己的孩子, 至少不会再有那些愚昧的观念。
张桂梅刚开始想的很天真:办女高是好事,只要我提出来,就肯定会有人支持。于是她拿上自己的身份证,还有报纸上刊登她得“十大女杰”的宣传,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满大街去要钱、筹款。
“我想办一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我2块、5块、10块?”
“第一次要钱根本张不了口,我这个人本来是很清高的。”张桂梅筹款的过程非常不顺利。
她被人误解,当成骗子骂、被保安赶、甚至被放狗咬。有些经历让她现在回忆起来,都很难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从2002年到2007年,5年里张桂梅只筹措到1万元。那年已经50岁的张桂梅,深觉办女高遥遥无望,有些心灰意冷。
转机却在此时到来。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去北京开会。她把县里给她置办服装的7000块买了电脑,穿着一条旧裤子就去了开会地点。直到一位新华日报的女记者拽住了她,张桂梅才发现自己裤子上磨出两个大洞。
那位女记者当晚采访了张桂梅,第二天便出了一篇报道。一时之间,张桂梅办女校的想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来帮助建校,张桂梅担任校长。
2008年8月,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的女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建成,9月开学后,华坪女高迎来了第一届100位女学生。
03
从濒临撤校,到华坪县第一
万里长征只走出第一步,张桂梅却很兴奋了,她决心要让孩子们都上一本、双一流、上最好的学校。
但是现实却很快泼了她一盆冷水。因为招收学生没有门槛,华坪女高的学生们大多来自云南少数民族贫困的山区,学习基础极差,很多孩子都要从小学、初中的知识补起,教学成绩一时根本提不上去。
张桂梅心头有着沉甸甸的压力。她有一次去山里家访,女孩是家里祖祖辈辈第一个高中生,她的爷爷奶奶对张桂梅说:“我孙女读高中了,我们可以放心死了。”
知识在心里人山中的分量,是如此沉重。
张桂梅深受震撼,她回学校后便对所有老师下了通牒:“把学生给我教出来,最少二本!”“干就干,不干就辞职走人!”
在当时来说,这几乎是一个难如登天的任务。加上学校条件简陋,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就有9名提出了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县里甚至决定要把学生都分流到别的高中去,华坪女高濒临撤校边缘。
张桂梅没有放弃。剩下的8个老师里,加她一共有6个党员,最难的时候,张桂梅带着大家把党旗画在黑板上,把誓词写在上面。6个人第一次宣誓,誓词还没念完,大家都哭了。
此后,华坪女高的学生们早上不到5点就起床,晚上最后一节自习结束已经凌晨12点以后,中午吃饭时间10分钟,一天睡觉时间加起来不到6小时……
张桂梅对时间的把控到了非常严苛的地步,因为要求严格,孩子们喊她“魔鬼”、“周扒皮”,张桂梅对这些外号一笑了之,她说“只有靠着这种勤奋和苦,才能撵上十几年不懈学习的城里学生。”
华坪女高的学习方式见诸报道后,有许多声音指责这是“填鸭式教育”。对此,张桂梅也有自己的无奈:
“很可怜这帮姑娘,也很佩服这帮姑娘。但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对我们这群孩子来说,读书是100%重要,不读书她是救不出来的。”
事实证明,方法尽管严格,但却非常有效。2010年第一届高考,华坪女高本科上线69人,综合上线率达100%。从2011年起,华坪女高连续10年本科综合上线率达100%。
2020年,华坪女高有159人参加高考,150人上了本科,本科率94.3%,在华坪县排名第一。其中,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线以上70人。
对山区的女孩来说,这是令人绝口称赞的好成绩了。但张桂梅还是表示“我不满意”,她的目标是人人都上一本,10%左右去上全国重点,有一两个能钻进清华北大。
为什么始终在追求清华北大这些名校?张桂梅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不想让孩子们今后太苦。我想我这一步让她们起的高一点,她后一步就可以缓一下嘛。”
尽管对学生如此严苛,但张桂梅也有细腻温软的一面。
她不愿意称呼女孩子们是“贫穷的孩子”,而是叫她们“大山里的孩子”。因为张桂梅觉得,对女孩子来说,“贫穷”也是一种隐私。
当初给华坪县儿童之家改名字时,她不想叫这里“儿童福利院”,因为她担心孩子以后长大了出去会受歧视。
接手儿童之家时,这里最小的孩子2岁,最大的孩子12岁,都是张桂梅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们亲切地叫她老妈,张桂梅无儿无女,对她来说,这些都是她最为牵挂的孩子。
之前离开大理时,张桂梅带走了一些丈夫和自己的衣服。这些年来,这些衣服也陆陆续续被她分发给了冬天里瑟瑟发抖挨冻的学生们,“只要孩子不嫌弃,肯穿上,不冷就行。”
从2008年建校至今,12年的时间里,张桂梅家访了超过1300名孩子的家庭,把华坪女高1804名女学生送出了大山,圆了这些孩子们的读书梦。
让张桂梅高兴的是,那些女孩走出去后,有人读了研究生,有人成为了公安,有人成为了医生。贫穷从这一代被截断,这些女孩不必再重蹈上一辈的覆辙。
一个浙大毕业的女孩有一次带着女儿回来看张桂梅,张桂梅故意问她:“你咋不生个儿子呢?”女孩说:“老妈,你忘了我的身世?你忘了我受的教育?”
这个浙大毕业的女孩曾经是华坪女高的学生,也是华坪儿童之家的孩子,曾被妈妈丢弃在福利院门口。但现在她在城市里工作,还把女儿教育的非常好。
张桂梅说:“我这辈子的价值,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数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就是我最大的一个安慰。”
04
“往前飞,不要惦记起飞的地方”
在一次采访中,张桂梅被问道:走到今天,你付出的是什么?
张桂梅深吸了一口气,笑容中有几分哽咽:“我几乎付出的是生命。”
这些年来,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十几种疾病,浑身都是包和肿瘤,每天要伴着饭吃很多药片。
作为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她把这些年来所有奖金、捐款、大部分工资共计100万全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对于自己的病,她看得很淡,“我知道我的病完全无法根治,只能缓解,说不上我今天坐在这,明天我就没有了。”“我还不如就坐着这干点事,把我这点余光用在这儿。”
12年来,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家,她就住在三楼的学生宿舍里。她是校长,也是保安,尽管腿一下地就如同万千针扎,手臂因为长了骨瘤甚至拉不开叠好的被子,但她依旧严格要求自己跟随着孩子们的作息,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亲自检查完楼层、厕所的安全后,再叫孩子们起床。
在华坪女高,有一条不成规矩的规矩:毕业以后走出女高不许回来。
“她老惦记着起飞的地方,老不往前飞,那我们培养她干什么呢?”“往远处飞,不要老回头想这个地方。”
很多走出去的孩子,会把第一个月工资都捐给母校,张桂梅不想让孩子们背那么重的包袱,“我希望她们出来后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
“能看到孩子们考上大学,毕业后为社会做贡献,我这辈子就值了。”
回顾张桂梅一路走来的经历,我们会发现,她的血液中流淌着异于常人的执拗、还有疯狂。也正是靠着这股疯狂和韧劲,张桂梅扎根云南40余年,办成了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学校,照亮了上千名女孩走出大山的梦。
支撑张桂梅走到现在的就是一个信念:通过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让更多农村女孩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代际贫穷。
这时再回到开头的热搜,我们就可以理解张桂梅校长为何会说出那些尖锐、甚至不近人情的批判:因为她不提倡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去当家庭主妇。如果从女高出来的学生,依然走上了把命运交给别人的旧路,就完全背离了张桂梅的初衷。
什么是好的教育?对此也许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毫无疑问的是,深山里的女孩只有教育这一条向上攀爬的路,她们试错的机会太少了。对张桂梅来说,让这群女孩们能够有机会掌控自己的人生,就是她所坚持的教育。
华坪女高的校训很特别:“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是张桂梅心中的格局,也是她对华坪女高所有女孩子的期望。
*资料来源:央视网、人民日报、凤凰新闻、百度知道、网易
直播:青骄第二课堂知识竞赛满分攻略
各位管理员伙伴,青骄第二课堂知识竞赛在全国陆续展开,我们收到数以万计的家长、学生等反馈,多数希望能够更详尽了解答题路径、答题技巧、以及如何拿百分等问题。
鉴于此,青骄第二课堂决定在(本周三晚上)及(本周五晚上)在 阿里巴巴公益 抖音号(抖音搜:阿里巴巴公益)进行面向管理员、学生、家长的直播交流,详解知识竞赛满分攻略。
欢迎各位老师通知学生到时观看直播。
直播时间
10月28日(周三) 20:00~21:00
10月30日(周五) 20:00~21:30
直播介绍
1、家长、管理员最关心的竞赛问题答疑;
2、竞赛中易错题答题技巧;
3、知识竞赛满分攻略;
4、线上互动(赠送福豹公仔)
- E N D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