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欣意
在地球的“大耳朵”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存的野骆驼,是我心中守护的精灵。
2021年的盛夏,我随中国林业科学院科考组来到野骆驼的栖息地,在这里和野骆驼在不被打扰的相遇中,渡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5月19日,罗布泊刮了一场十级以上的大风,深夜,我的帐篷瞬间就被狂风扯断了……
大雨裹着泥沙倾刻打在脸上,冰冷的雕琢凝固了我的全身。此刻随行的队友们也都在“忙碌”的收拾着帐蓬,因为每个帐篷都进水了……
清晨,被暴雨洗过的蓝色天空挂着吉祥的云朵,遍地的小草像喝醉了酒似的摇头晃脑,在大地上游走的精灵们,在这一刻又变得灵动起来。
五天的罗布泊之行,我们看到了大大小小的野生动物,也远远的发现了一群群的野骆驼。让我万分惊喜的是在返回的路上,当我们翻过那片辽阔的沙丘,就像事先约好了一样,在山前戈壁,一个身影出现在了地平线上。在近距离的观察中,它那特有的驼峰告诉我们,这是一峰野骆驼。
据科研数据统计,在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680峰野骆驼。这个数据和几年前的600峰相比,有明显的增加。我们欣慰的同时,也深感这个数据在如此酸涩地提醒着我们:前路艰辛,保护野骆驼任重道远。
我望着那峰野骆驼,并把腰弯到最低慢慢的接近它。在向前移动的时候,茂密的杂草折断的动静让我很紧张,担心惊扰了野骆驼,相遇的情景带给我们的震撼的确是巨大的。这是靠近乌什卡特保护站的一个山崖边上,大片的植被密密的织在地上。我一步步的向前靠近,它沉重的脚步从风中传来,偶尔还伴随着低沉的喘息。
越来越近,视觉也越来越清晰,这是一峰戴着项圈的科研野骆驼。它是从河床沿着斜坡走上来的,到这里来“巡视”戈壁草地并寻找食物。它在杂草丛中行走如履平地,当听到草丛枝干的声音时,它完全没有发现我。这也给我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我在它只顾低头吃草的刹那,一次次按下快门,记录到它一张张图片。
随着野骆驼慢慢移动的脚步,我跟随着它足足走了有一公里多。在这段不期而遇的相逢中,我感受到了野骆驼的气息,并为我能成为一个守护它的志愿者而感到快乐。
短暂的相遇后该和野骆驼告别了,随着我饻依不舍的脚步,我默默祝福,希望这峰戴项圈的科研野骆驼,能为我们传回更多的科学数据和信息,也希望未来和它再次相遇。
这次,随着科学家的脚步,我开始明白,更科学的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野骆驼是罗布泊荒漠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相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公众会更加关注这片神奇的土地,也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加入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队伍中来。
生态制约着人类,人类改变着生态。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保存、生态类图片得以记录,这些改变着人类的情感,观念,行为方式。希望能通过这些图片,在生态科普、赞美绿水青山、绿色和谐,弘扬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精神方面,可以对公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关注野生动物保护的同时,我看到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为社会的共识。植物、动物、水、土壤,大气、自然生态环境将构成,植物与动物、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人类更应在自然中尊奉以万物为同类,并为自然界中弱势濒危的动物报有悲悯。所有生命都有斑斓之美,我们在努力,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