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向大家介绍来自八月林保护地的巡护员廖学才。实习生张子豪3月来到了八月林保护地。他说:“来八月林时间不长,但从同事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人言传,有人身教。廖学才是后者,他总是说得很少,做得很好。”
以下,是实习生张子豪眼里的“大师兄”廖学才。
文/张子豪
廖学才是八月林的“大师兄”。
初次见到“大师兄”的时候,他正在空地上专注地磨弯刀。与其他同事不一样的是,他并不怎么说话,每次看见他时,他要么在扫地、要么在磨弯刀、要么在整理巡护装备。我来八月林好几天以后,还楞是没和他说过话。于是,我好奇地向同事们打听他,同事们向我讲述了一段又一段“大师兄”的故事。
廖学才是八月林的巡护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起初,大家叫他“大师兄”是因为他的年龄。后来,“大师兄”这个绰号有了尊重的味道。
同事们说,廖学才不多说话,但做的事儿却不少。每次巡护之前,他都会独自一人磨弯刀,细心地帮同事们检查巡护物品。等到巡护回来的时候,其他同事还没去清洗巡护物品呢,廖学才就已经把巡护物品都清洗好了。
廖学才是八月林保护地刚成立时加入的第一批巡护员。自入职起,廖学才就主动承担起打扫卫生的任务。一开始,廖学才自己默默地打扫卫生,后来他就带领同事们一起打扫。廖学才还是八月林的“农场主”,本是一片杂草的荒乱角落经过他的整理后就是一片“小农场”。在闲暇时,他会拿起农具去翻地、点种、浇水、施肥,就这样,同事们吃到了他种下的南瓜、蒜苗、茄子……
廖学才刚入职的时候不太会用电脑,这让他很苦恼。看着同事们熟练地使用电脑,廖学才也不甘落后。“他在闲下来的时候会让我们教他用电脑,学得很认真。”廖学才的室友刘敏说。有一次,刘敏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走近一看,发现是廖学才在练习使用电脑。
虽说巡护是一把好手,但由于不善于交谈,廖雪才在刚开始做社区访谈时,很是头疼。为了学习和村民交流,他用了最朴素的“笨办法”——拉着同事们陪他模拟社区访谈,一遍又一遍。
廖学才会还把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记录在笔记本上面,自入职时开始记录,一直到现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前上培训课的时候,廖学才总是能回答出老师曾讲过的知识点,而当同事们想不起工作中的细节时,他们都会去问廖学才,因为他的笔记本上一定有具体的记录。
在此前桃花源基金会的星级巡护员的考核中,考官问到廖学才:“我们的保护区都是山区,工作很艰苦,那么你接下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不善言谈的“大师兄”真挚地说:“把下半生都奉献给八月林。”
这就是我们的“大师兄”,朴实、勤快、默默奉献。初来乍到的我从同事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人言传,有人身教。“大师兄”是后者,他总是说得很少,做得很好。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